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海科技报网站】教师、智能体、学生实现三元协同共创知识 同济大学展现未来课堂的崭新图景

来源:上海科技报网站   时间:2025-05-20  浏览:

“针对滨江历史建筑的绿色更新,两组同学的方案各有特点,让我们看看如果把两个方案的优点融合到一起会怎样? ”老师问道。

“收到……已完成整合,目前的方案已结合了A组的空间布局与B组的能源系统。”智能体即刻这样回复。随后,师-机-生开启新一轮协作。

……

这是5月15日下午出现在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现场的一幕场景,也是同济大学带来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来课堂”教学展示。课堂上,“教师、智能体、学生”三元协同、共创知识,这一教学新生态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这堂“未来课堂”聚焦“城市可持续更新”这一全球性挑战。学生围绕杨浦滨江的工业遗存开展调研,通过采集式学习、交互式设计、系统仿真与多方讨论,形成多个富有创意的城市更新方案。教师,不再是单向知识传授者,而是认知架构师与问题引导者。而生成式教育核心AI智能体——GeeKey(Generation × Education,济骐),则扮演着“能力增强器”和“思维助推器”的关键角色,通过快速运算融合生成一体化更新方案。

“我们的课堂设计遵循‘问题导入—方案展示—跨组融合—师生共创’全过程学习逻辑。”相关负责人说,回应数智时代高等教育对于知识传授、能力锻造与素养培育的三大转变,课程实现了“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质图谱”合一,打造“可成长的知识系统”。借助AI智能分析手段,对学生的思维深度、协作能力与创新表达进行动态画像,推进“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增值,并实现知识共创”的全过程可视化评价。

“这不仅是一节课,更是一种未来教育组织方式的实验,是同济大学基于近年来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实践的再思考、再探索。”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表示,希望通过AI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探索一条可持续路径,为世界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 “同济特色范式”。

据悉,下一阶段,该课程将持续迭代,并在更多场景中开展试点,推动AI赋能教学从“单点应用”走向“系统重构”。

作者:吴苡婷 黄艾娇

链接: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3878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