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教师AI素养与能力提升两期培训收官,智慧教学再出发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时间:2025-09-17  浏览:

为贯彻落实《同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全面提升同济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2024年11月至2025年6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党委教师工作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信息化办公室等多部门,圆满完成两期“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提升”培训。全校近1100名专任教师全链条通关“理论专题+教师工作坊+教学创新实践”,实现教学单位100%覆盖,携手驶入“师—生—AI”三元协同新赛道。

顶层设计:一张“AI成长路线图”

在学校统筹规划与领导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参照UNESCO教师AI能力框架和教育部行业标准设计分类分层进阶式培训课程。通过系统性培训,采用“理论引领+实践赋能”模式,深度解析AI技术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领域的应用场景。课程分为AI基础知识与技能、AI教学应用与融合、AI知识生产与创新三大核心模块,内容覆盖数智化意识、技术原理、伦理责任、教学应用等维度,从“了解AI”到“会用AI”再到“共创AI”,帮助参训教师逐步实现能力跃迁。 

理论筑基:大咖把前沿搬进同济

由校党委书记郑庆华院士领衔,邀请周伯文、赵宪忠、杨楠、吴砥、许维胜、刘淑妍、丁志军、卫志华等校内外专家联袂授课,带来16场高水平报告。《人工智能何以改变世界》《通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进展》勾勒通用AI演进脉络;《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的同济方案》系统阐述同济大学探索未来教学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顶层思路;《AI技术原理与应用模式全景解析》《教育数字化:赋能未来教育新生态》等拆解Transformer、提示工程、RAG等热门技术;《智能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系统解读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人工智能的数据安全与风险评估》《人工智能的社会治理与制度规范》等筑牢技术向善底线思维。所有课程同步上线,支持教师在线自主学习和复习巩固。

实践赋能:工作坊“做中学”

24场跨学科工作坊邀请土木、计算机、医学、新闻、体育等领域一线教师,聚焦AI工具与平台在教学资源、设计、实施、评价等环节中的具体实践应用。“DeepSeek+”一键生成PPT与习题;带机实操RAG,私有知识库秒变AI助教;AI捕捉足球姿态,实时输出个性化诊断报告……通过“底层逻辑—工具实操—学科案例”三步走,充分展现了AI在促进跨学科创新、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方面的广阔前景,帮助教师完成“认知—试用—迁移”闭环,构建“师—生—AI”协同新生态。

成果产出:“AI+课程”典型案例

培训考核要求每位参训教师须结合自身所授课程,提交一个AI赋能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案例。首期问卷结果显示:97.45%的参训教师对培训表示满意,其中64.33%为“非常满意”;42.54%的案例直接源于培训启发下的教学改进。通过培训,一批教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AI+课程”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涌现出多项具有学科特色和创新价值的优质成果。两期共遴选出20个“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创新”典型案例,将纳入学校智慧教学资源库,并作为后续培训示范内容,持续辐射全校。

教师AI素养与能力提升培训以“AI赋能教育教学创新”为宗旨,成功搭建起一个开放、共享、持续成长的跨学院教师学习共同体,营造出浓厚的重教乐教氛围,激励更多教师自觉投身教学改革实践。2025年9月下旬,学校将启动第三期培训,紧跟前沿热点,持续更新课程资源,让AI真正成为同济教师教学科研“标配”,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