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计琳)建立教师淘汰退出机制,为实践教学提供学分、经费保障,在市优秀教师评选、市精品课程申报中单列相关名额,要求高校党政领导每学期听取不少于4学时的思政课……上海市政府2月17日召开了全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会”,从教学管理到组织领导,从队伍建设到机制保障,对思政课这一高校育人的第一课堂和前沿阵地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
为了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从今年起,上海将加强对思政课堂主渠道的建设和管理,明确将以中班教学为主体,每班100名左右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从本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用于开展本专科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并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高校也将注重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获奖情况和教学科研成果,将作为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上海将建立教师淘汰退出机制,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具备博士学位,兼职从事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并明确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且不得挪作他用;各高校也将建立起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并创造优惠条件鼓励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优秀辅导员等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
上海将力争在3年内建设3至5个市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在5年内培养10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教师、50名左右教学和科研骨干、若干名学科带头人,形成良好学科梯队。
同时,从今年起,上海还加大了对思政课建设的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建立了党政领导听课制度,高校党政领导每学期要深入课堂听取不少于4学时的思政课;各高校每学期至少分别召开一次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的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