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全球创业周中国站高校校长论坛昨在上海松江大学城举行,与会校长与各校学生创业基金负责人就金融海啸给大学生创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热议。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锦明表示,面对金融海啸带来的挑战,真正想创业的人不应望而却步,而是想办法把挑战转化成机遇,在风暴中找到“风眼”。上海交大副校长印杰表示,如今是知识经济和高科技时代,他十分看好“新”公司。以最新科技发展成果为切入点创立的新企业,没有“传统”负担,更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复旦大学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文斌表示,目前金融海啸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影响并不明显。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复旦分基金成立三年来,已经扶持66个创业项目,其中有50余家运转良好,三年来他们获得总计约22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可以很好地帮助这些大学生创办企业度过危机。
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副院长杜松宁认为:“金融海啸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影响目前并不明显,交大一些创业项目都是科技创业,产品比较独特,抗风险性比较强。长远来看,金融海啸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融资环境。”他认为,虽然目前政府已经在推动大学生创业方面达成共识,但是在市场化大环境下,学生创业想要寻找资金,单凭一张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名片还远远不够。
此次会议以“创业精神与高等教育:当代大学的责任”为主题。2007年,创业基金会通过对上海高校1200名学生进行的调研发现,近六成上海大学生具有创业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