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竞选采用了直选的方式,全校3万多名本科生,无论所在校区和年级,都有权投票决定学生会主席人选。与此同时,校方还将给每位候选人提供2500元竞选经费。
众所周知,每一个由传统政治向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转型的国度,都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让民主精神深入民心,让民主实践通过合法的、渐进改良的方式,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加以推进。此次中山大学的学生会主席直选,其实就是一种校园民主试验。
大学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与文化阵地,更是一块理想的民主试验田。大学的理想性主要体现在:其一,大学之主体——学生作为选民的综合素质不容质疑,且他们对民主的理念、民主选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其二,今天的大学生,将来很可能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中坚力量,甚至是领导者。只有让他们拥有真切的民主体验,他们将来才有可能去回答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民主、如何保障民主等问题。
此次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直选,到底是创新,还是一种作秀,这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这样的直选尝试,让全体师生,特别是那些亲历选举过程的学生明白:民主到底是什么、这种民间推动民主的实践是否可行、它遇到了哪些困难、该如何克服。
虽然,中山大学直选学生会主席的尝试招来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是,在社会转型期,每一次改革的推进,怕的不是质疑之声,怕的是没有一个宽容与诚信的环境。宽容,是要为民主实践提供一个可以试错的机会。诚信,要为民主实践提供规则和制度上的约束。因此,营造宽容和诚信的民主环境,应该是此次直选活动的推动者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王海越)
2008年11月3日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