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牵头承办2025中国支气管扩张症及相关气道疾病会议

来源:附属同济医院   时间:2025-11-10  浏览:

近日,2025中国支气管扩张症及相关气道疾病会议在沪召开。大会由中国支扩联盟主办,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和同济大学呼吸病研究所牵头,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共同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胡鸿毅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国内外呼吸病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支气管扩张症的精准诊疗、感染控制、合并症管理及前沿转化研究展开深度交流。中国支扩联盟(BE-China)目前覆盖全国的121家中心负责人及联络人参加会议。

会议重点探讨了支气管扩张症的异质性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专家指出,基于炎症表型的精准分型已成为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不同炎症类型在疾病进程与治疗反应中具有显著差异。会议专设了临床研究会场,探讨并推进了目前正在进行的支气管扩张症相关新药临床研究。DPP1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有望成为未来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抗炎靶点与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整合,将持续优化现有治疗体系。

在治疗手段方面,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成为关注焦点。多项研究展示了间充质基质细胞、肺前体细胞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气道修复中的潜力,其中外泌体雾化治疗等创新递送方式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初步结果积极。此外,针对耐药菌感染的应对策略也取得重要进展,抗生素脂质体、噬菌体疗法等新型抗菌手段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多组学技术的深入应用为疾病机制解析与临床管理提供了新视角。脂代谢、微生物组与免疫调控的交互作用被逐步揭示,为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算法的影像模型成功实现了对常见致病菌感染的无创预测,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呼吸系统疾病精准诊疗中迈出关键一步。

会议还重点关注了支气管扩张症的长期管理策略。从介入治疗技术的创新到气道廓清物理治疗的规范,从合并曲霉病、ABPA等复杂情况的综合处理到急性加重的预防策略,全方位、个体化的全程管理理念得到强化,旨在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会系统梳理了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经验,为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同道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将有力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创新与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另讯:

10月27日,英国邓迪大学医学研究中心著名呼吸病学专家James Chalmers教授与Amelia Shoemark教授访问附属同济医院。双方围绕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的前沿议题进行深入探讨,随后专家团实地参观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核心诊疗区域。未来,双方有望在BE-China与EMBARC数据共享、跨人群比较研究、多中心临床试验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推动支扩诊疗的进步与创新。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