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校友会医学院分会成立大会举行

来源:医学院   时间:2025-05-20  浏览:

承载着同济医学百余年的荣耀积淀与万千校友的深厚情谊,5月18日,同济大学校友会医学院分会成立大会在四平路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出席并讲话。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医学院历任及现任领导、各附属医院领导、各院系中心负责人、企业代表,以及新老同济医学人、原上海铁道医学院校友等2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大会伊始,全体与会人员肃立共唱国歌,激昂的旋律中激荡着家国情怀,传递出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与对医学使命的崇高敬意。

郑庆华首先祝贺医学院校友分会成立,表示分会将完善同济校友体系、汇聚各方力量。他回顾了同济医学起源及发展历程,肯定其为祖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的基础性、奠基性的重大贡献,重温老校长李国豪先生对复兴同济医学的殷切期望。他表示,2000年4月,同济大学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恢复设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至今历经25载深耕不辍,未来可期。面向世界顶尖医学目标,需谋划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人工智能赋能医学转型,5月20日成立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整合学科、附属医院、医疗企业、地方政府四方力量,以体制机制创新汇聚发展动能;二是深化医工理学科交叉融合,以医院需求为导向,联合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学科协同攻关,培养拔尖人才,推动临床科技创新,实现学科间相互赋能、资源共享;三是发挥校友与社会资源合力,依托校友会平台调动医院、社会力量,弥补医学院科研资源短板,共同助力医学事业发展。医学院校友分会的成立将为同济医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期待各方携手共推医学事业迈向新高度,并衷心祝愿同济医学明天更美好、大会圆满成功。

  

赵丹丹作为校友代表致辞。他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生涯,代表广大校友感恩母校的悉心栽培,分享了近年来申康中心与同济大学在医教融合、AI赋能、医工交叉等方面的丰硕合作成果。希望申康与同济医学院继续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医疗健康体系智能化升级。期盼校友们能以初心之锚筑牢底色、以协同之力开拓新局、以校友之谊编织网络,共同推动同济医学品牌走向世界。

在热烈的掌声与共同的期盼中,同济大学校友会医学院分会组织建设的各项议程有序进行,凝聚共识,医启新篇。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同济大学校友会医学院分会工作办法》,为分会未来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大会选举产生了同济大学校友会医学院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当选理事们移步分会场,召开了同济大学校友会医学院分会第一次理事会议。根据校友会相关规定及章程,理事会会议选举章小清担任同济大学校友会医学院分会会长。同时,为更好地推动校友会工作,会议选举资深校友赵萍担任执行会长,并选举产生了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共同肩负起服务校友、发展分会的重要职责。

同济大学校友会秘书长陆英楠为新当选的医学院分会长章小清授旗。

章小清表示,作为首届会长,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回顾了同济医学百年的历史积淀和“同舟共济”的精神传承,肯定了校友们为医学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指出校友会的核心方向,即坚守“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根本宗旨,倾力将校友会打造为校友们情感归宿的“精神港湾”、事业腾飞的“加速引擎”以及母校建设发展的“智慧源泉”。他号召全体校友团结奋进,共同将校友会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温情与活力的共同体,为母校的卓越发展、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以及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贡献力量。随后,章小清为名誉会长赵丹丹颁发聘书。

大会为朱广杰、范金成、黄国滨、谢陪俐、徐国彤、姜成华6位在医学领域及社会各界享有崇高声望、并长期关心支持同济医学发展的专家学者颁发了荣誉顾问聘书。他们分别寄语表示,同济医学院始终铭记初心使命,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和社会服务三大维度上取得卓越发展。校友会应成为凝聚师生、传递精神的“灯塔”,并通过平台建设将个体力量转化为协同创新的“强磁场”。祝愿医学院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赵萍表示,能够当选执行会长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将带领理事会全体成员,以服务校友为工作核心,致力于悉心倾听校友诉求,精准对接校友需求,为广大校友的职业发展和交流协作搭建坚实桥梁。同时,将积极促进校友与母校间的紧密互动,汇集校友才智反哺学院建设,共同推动同济医学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迈向新高度。将着力构建一个充满关怀、富有活力、彰显价值的校友平台,在强化组织架构、完善运行机制、拓展社会联系的同时,弘扬“大医精诚”的济世情怀,根植“团结互助、创新共进”的新时代校友文化基因。她号召全体校友以此为契机,携手并进,共谱华章,为母校再创辉煌,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校友分会的成立,是同济医学发展的新起点。大会擘画未来,共绘蓝图,一系列精彩的报告与展示,彰显了同济医学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教授作学院发展汇报。报告从“同济医学的使命责任”“同济医学的发展成绩”“同济医学的发展规划”三个维度,系统回顾了同济医学的百年征程,强调了“医学和同济血脉相融,同济人复兴医学的决心从未改变”的坚定信念。报告展示了同济医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临床实力、科研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重点阐述了医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包括加快推进医科高质量发展、打造同济特色的卓越医师和医学科学家培养模式、完善OBE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相辅相成、互融共生的附属医院发展机制、建设同济大学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推动医学学科交叉发展等宏伟蓝图,描绘了同济医学迈向世界一流的清晰路径,激励着每一位同医人携手奋进。

为感谢社会各界对同济医学教育事业的鼎力支持,大会举行了捐赠单位授证仪式。唯爱天使基金、京川校友基金等爱心组织长期以来情系同济,慷慨捐资,为医学院的发展注入了宝贵力量。

唯爱天使基金秘书长吉敏代表发言,首先祝贺分会成立,并深情回顾了基金会对包括同济大学医学院在内的多所医学院校的长期资助,其中同医学子中有2379人次受益,受助金额达800多万元,众多同医学子已在医学界崭露头角。她表示,基金会秉持“资助育人”理念,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希望能加强与校友会的合作,凝聚校友力量,资源共享,共同为同济医学的发展和医学事业进步贡献力量,并祝愿校友会蓬勃发展。

为展现同济医学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活力,大会现场集中展示同济大学医学院在四项前沿医学领域取得的突破,彰显了同济医学在解决重大疾病问题上的智慧与担当。由戈宝学教授带领的团队,聚焦结核病防治领域,历经8年潜心钻研,开发了多种潜在抗结核新药及远优于现有疫苗的新型抗结核疫苗,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由成昱教授团队原创性提出的“微磁力治疗”,通过微观磁力流固限域耦合技术,实现了在体时空力学高精度调控,为疾病超微创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新思路。章小清教授团队聚焦移植医学领域,通过创新的“供体特异性MHC胸腺疫苗接种策略(DMTV)”,成功实现特异性的移植耐受,为器官移植和细胞治疗领域带来了革新。陈炳地博士团队聚焦肿瘤液体活检领域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开发了基于肿瘤糖代谢差异的新型CTC检测纳米技术,大幅提升了捕获效率并结合AI图像识别,为肿瘤早筛、精准诊断及疗效评估等带来了突破。

章小清教授与上海九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斌,陈炳地教授与致慧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魏文俊,现场签署合作协议。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